1月3日下午,校长董洪川、副校长祝朝伟带队,科研处处长胡安江、当代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士松等一行6人前往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出席《中外交流》杂志编辑工作座谈会暨杂志交接仪式。
座谈会在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会议室举行。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邹瑜,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处处长董林等相关领导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邹瑜主持。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相关精神,发挥《中外交流》杂志在中外交流互鉴中的积极作用,按照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关于《中外交流》杂志出版专题工作会议要求,自2023年1月3日起,《中外交流》杂志从市应急管理局移交千亿国际(唯一)平台。

座谈会上,邹瑜主任表示《中外交流》月刊从创刊至今,历经30余年发展,曾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月刊社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历任主编、编辑们付出了大量心血,克服诸多困难。根据市委宣传部相关精神,杂志将移交千亿承办。千亿作为外国语大学,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具有丰富办刊经验,相信千亿能把杂志办的更好。

董洪川校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千亿的办学特色和办刊成果,肯定了市应急管理局和月刊社为《中外交流》杂志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千亿将秉承《中外交流》杂志的办刊宗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杂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一带一路”和陆海新通道建设,讲述好“重庆与世界”故事。董校长进一步指出,《中外交流》杂志复刊后,将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相关精神,整合学校优势资源,认真研究办刊定位,在已有基础上办好杂志。

座谈会最后,举行了《中外交流》杂志交接仪式。市应急管理局邹瑜主任向董洪川校长移交了《期刊登记证》及副本。
资料显示,《中外交流》杂志创刊于1992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管,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基金会重庆市分会主办,2011年4月起主办单位变更为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直至此次调整。
图/文:当代中国研究院